您好,欢迎来到人保财险官网

【金融月·以案说险二】不要轻信“保险理赔黄牛”

[2022.09.06]
         案例1:骗取委托授权

同安法院审理的原告康某林与厦门某财险公司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人伤黄牛”承诺可以垫付医疗费、安排伤残鉴定、保险公司索赔等等,取得信任后,便对康某林家属承诺可以帮助争取更多的赔款,随后给伤者一份委托协议书,让其在上面签字。由于对诉讼流程不清楚,康某林家属在该协议上签了字“人伤黄牛”顺理成章地成为“全权代理人”,用掌握到的伤者病史资料和医疗发票,“代表”伤者向保险公司理赔,30%的保险赔偿金纳入私囊,金额高达几十万元本案并无大争议,若伤者正常途径依法向保险公司索赔根本不必花费这个 “冤枉钱” 

案例2:买断赔偿金

市民闵先生步行时被一辆小客车撞倒,造成肋骨多发性骨折,胸骨和肩胛骨骨折。 “人伤黄牛”刘某和顾某等人冒充律师联系闵先生,蛊惑闵先生与他们签订了交通事故赔偿金买断协议和诉讼委托授权书此后,刘某、顾某等人向闵先生支付30万元(约为闵先生依法赔偿款的50%,再闵先生名义去起诉保险公司,通过人伤证据获取高额赔款,从中谋利30余万元!可怜闵先生,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又受到了“人伤黄牛”的二次伤害

一、案例分析

 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通行安全。如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害,应当及时报警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切勿听信不法分子花言巧语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黄牛买下你的案件,那就肯定是有利可图,把案件卖给黄牛,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可能因为协助黄牛党提供虚假证明材料而触犯法律。

二、温馨提示

1.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当即刻报警;如果是车主,应同时拨打95518报案,并听从交警或者保险公司的处理指引;

2.需要法律服务,请寻求正规律师事务所的帮助,切勿随意轻信不请自来“上门服务人员;需要支付高额代理费的,请提高警惕货比三家,多沟通多咨询;

3.选择伤残鉴定机构前,请先征询保险公司的意见。未经双方协商选定或者法院指定单方选定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可能得不到保险公司或者法院的认可

4.索赔时,请务必提供真实的材料和信息,切勿被不法律师或者中介机构的教唆提供不实材料;否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保险法》等法律规定,涉嫌保险欺诈伪证罪受到法律惩处;

5.切勿轻信医院或者修理厂周边蹲点的所谓“索赔代理”理赔中介“或者“人伤律师”,切勿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出险信息勿因贪小便宜而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风险提示】

谨防假冒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名义实施诈骗

常见手法如下:

第一步,冒充保险公司人员保险公司企业微信、工牌证实身份,让保险消费者认可其身份,降低防范心理。

第二步,告知保险消费者不在公司,没有公司系统发链接给客户实名缴费,诱骗保险消费者转现金到其账户保险消费者转入现金后,诈骗人员音信全无

二、投保防欺诈小贴士

第一步,接到保险公司人员投保电话,登记来电人姓名、工号信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专线,核实来电人身份真实性

第二步财产保险公司已实行实名制缴费2年多,并给保险公司展业人员配备了线上展业工具,不在公司,也可登录公司系统出单,发公司账号的支付链接给消费者实名制缴费。保险消费者不要轻信任何理由的保费转私人账户要求,进行线上支付前,认准转账单位信息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