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法校园贷?
大学生通过网上提交资料,支付手续费,就能轻易申请贷款。但是,贷款一旦延期还款额就会以数倍增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法“校园贷”。
已经借了非法“校园贷”,
要学会依法正确处理
如果借了非法“校园贷”,应理性处理碰到的困难,立即告知学校和家长,尽早协商解决,避免问题恶化;如果与非正规机构发生纠纷或遭遇对方威胁,应当立即报警,寻求警方协助;如果协商难以解决,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求助法院解决。受到暴力催收、甚至威胁恐吓时,不要着急,更不要做出极端行为,要主动学习金融和法律知识,保护好个人信息,知晓利率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高利贷”、“套路贷”不受法律保护,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果身边的同学、朋友借了非法“校园贷”,应当及时规劝他们及早偿还、退出,不要陷入“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对于学生家长,如果发现子女借了非法“校园贷”,要鼓励子女把问题和盘托出,理智有效地应对解决,采取正确措施,及时纠正问题。
树立正确消费观和诚信意识,
拒绝超前借贷消费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切忌盲目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从众消费,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树立诚信意识和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在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应如实提供信息,不要故意隐瞒学生身份,不要恶意骗贷、违约,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警惕网络贷款逾期对个人征信的影响。对于学生家长,要合理支持、适当控制子女的消费支出,鼓励子女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来创造财富。
套路贷的防范方法
生活中,青少年面临需要借钱的情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规避“套路贷”:
■ 需要借款时,尽可能从银行机构或知名的金融机构借款。
比如,许多银行都有信用借款、抵押借款、短期借款等,一些类金融机构,如支付宝、理财通等也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借款。通过正规渠道借款,至少就可以规避掉许多“被套路”的问题。不要轻信无金融从业资质的个人、公司发布的广告信息。
■ 认真审核借款相关合同。
现场签订借款合同,并核实金融从业经办人员的身份信息,审核合同内容,拒绝签订与实际借款金额不符的借款合同,避免借款合同中出现相关重要条款的空白,以防夸大借款金额和利息;在签署借贷合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讲清楚,并在合同上注明实际收款金额。
■ 为他人担保贷款要小心。
当同学朋友让你作为其借贷担保人,或者直接让你以自己的名义向民间借贷机构借款时,此时就需要更加谨慎,不能只顾及情义而让自己掉进陷阱。
■ 保留相应的证据。
在借款的过程中,保留好相应的证据和凭据,尤其是能够清晰反映自身借款的意思表示、借款金额、利息等的相关证据,比如借款合同、借款凭证、到账、还款的银行流水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权利救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临时急需可向亲朋好友求援。
急需用钱而金额并不大时,可以向亲朋好友请求支援,小贷公司收取的利息一般较高,在校大学生等还款能力不强的人群最好少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