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林大爷退休在家,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自称是一位保险工作人员,说是为了给林大爷庆生,他儿子特意为他买了一份保险,两三年就有优厚的回报。林大爷很高兴,觉得儿子很孝顺。但随即该工作人员提出买保险要用到林大爷的身份证件等信息,还需要林大爷提供一下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林大爷想起电视上常常说起提供这一类信息被诈骗的案件,心中有些起疑了。但是随即收到了儿子的视频电话,说是给他买了份保险,让配合保险工作人员的工作。还不等林大爷问点什么,儿子就以工作忙为由挂断了电话。这下林大爷不疑有他,立刻配合保险工作人员完成了操作。
当天下午,两位警察来到了林大爷家,声称林大爷受到了诈骗,林大爷不相信,说自己都收到了儿子的视频电话,应该不会是诈骗,随即跟随警察来到银行查询账户情况,结果发现账户内几万元存款已经被境外账户转走了,原来那个视频电话,是诈骗团伙使用技术手段专门制作出来欺骗林大爷的。
温馨提示: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出现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的各种诈骗手段,冒充朋友、老领导、甚至还可以冒充最亲近的家人,该项技术十分具有迷惑性,令对智能科技了解较少的老年人难以防备。因此,小保建议老年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时,尽可能前往保险公司就近网点进行业务办理,与真人面对面,减少被骗概率。
很多老年人觉得出行不方便,而且在网点等候时间长,人员密集,且很多网点使用的智能设备老年人都不会使用,因此不愿意前往网点,此举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其实,根据《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积极融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优化网点布局,尊重老年人使用习惯,保留和改进人工服务,不断丰富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数保险的营业网点已经配置了老年人专用服务窗口,由专人为老年人提供耐心服务,并提供急救包、轮椅等适老化措施,因此,老年人根本无需担心在营业网点会感到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