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人保财险官网

识破“征信修复”金融陷阱,发生逾期应该这么做

[2022.12.16]

【提示】识破“征信修复”金融陷阱,发生逾期应该这么做

  

一、不良征信可以“洗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征信越来越重要,犯罪分子针对征信的诈骗套路也开始花样百出,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获取不当利益,影响了正常金融秩序。 

不良征信记录真的可以“洗白”?不!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不仅涉嫌触犯法律,更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 

二、“征信修复”的几种诈骗手段 

1、骗局一 骗取高额费用 

这类骗局主要利用金融消费者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误解,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收取高额费用后,教唆或代替消费者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通常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2、骗局二 诈骗征信培训、加盟费用 

这类骗局假借“征信修复”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由,疯狂发展下线,收取学员学费、骗取加盟代理费等。 

3、骗局三 骗取个人敏感信息实施不法行为 

这类骗局谎称能够办理“征信修复”,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犯罪分子非法泄露、买卖个人信息并从中获利,甚至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冒名网贷、骗取贷款,损害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 

4、骗局四 以放贷为饵骗收“修复费" 

这类骗局虚假宣传可以提供简易放贷,待诱骗消费者上钩后,以其不良征信记录为由,要求消费者支付“修复费”。 

5、骗局五 缴纳"铲单”特殊费用 

这类骗局宣称客户只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消除消费者网贷借款记录或不良记录,本息都不用归还,且不会被催收或起诉。这类骗局宣称客户只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消除消费者网贷借款记录或不良记录,本息都不用归还,且不会被催收或起诉。 

三、如何保护本人征信记录? 

(一)应合理负债,量入为出 

超出经济能力的消费,一旦发生逾期,则会在个人征信中留下不良记录。 

(二)牢记还款日期,按时、足额还款 

如果一不小心发生逾期,应该立即把欠款还清,终止其不良行为并继续按时足额还款,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用新的正常还款记录以证明本人的良好信用。 

信用报告中个人不良信息保存的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5年后不良信息将不再显示在信用报告中 

(三)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 

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件以及手机银行、网银等敏感信息交给他人,以防发生冒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