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人保财险官网

中国人保:探索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路径 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7.21]

 

 

作为行业头雁,中国人保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将科技保险置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首要位置,通过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创新风险解决方案等举措,积极打造服务科技创新的保险策源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筑牢国家科技攻关风险防线 打造保险策源地

中国人保高站位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聚焦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着力提升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承保能力与风险减量服务能力。

在集成电路这一“卡脖子”领域,2021年中国人保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发起成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汇聚全行业承保力量,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提供精准化、一揽子的风险解决方案。成立三年来,集共体累计为30家国内头部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超4万亿元风险保障,有效缓解了头部企业保额过高导致的承保能力不足问题,降低了对国际再保市场的依赖。

同时,集共体研发升级集成电路风险量化评估模型至3.0,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集成电路保险风险评估行业标准;围绕产业链稳链固链强链,开发国产汽车芯片专属保险和集成电路国产供应设备应用责任保险,有效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保险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助力加快战略产业自主可控进程。

构建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

为满足不同阶段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中国人保形成了覆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知识产权、网络安全、人才保障、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等13类、200余款产品的科技创新全链条风险产品体系。

2024年以来,多项标志性创新成果首单落地,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保险服务取得新突破。其中,全国首个“技术研发应用综合保险”引入“技术就绪度(TRL)”评价体系,覆盖实验室至中试阶段风险;“园研保”作为首个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保险,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低空保”则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专属保险,覆盖eVTOL机身损失、第三者责任及链路丢失风险。此外,机器人保险、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保险等产品的推出,进一步适配了新兴产业场景。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人保为科技活动提供的保险保障24万亿元。

创新运作模式与风控体系 强化服务支撑能力

在服务模式上,中国人保建立了与国家科技保险政策配套的政策性运作机制。业内首家科技保险中心及12个科创高地分中心的设立,打通了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全国首家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鉴证评估中心,覆盖从概念验证到中试量产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的风险减量解决方案,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估值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风险管控方面,中国人保自主研发了系列专项领域风险管理平台,搭建业内首个海上风电风险管理平台——“深蓝海盾”,打造网络安全保险风控服务平台——“网安风控”,开发半导体风险管理平台——“万象芯盾”,建成储能风险管理平台——“储安慧保”……引入GIS、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将风险信息进行空间化、数字化、系统化管理,开展科技保险风险评估,为产业链客户提供专业的风险减量服务。

面向未来,中国人保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科技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协同,进一步提升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功能,为科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