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7月7日,中国人保财险总裁郭生臣在《中国保险报》“保险家的亲笔信”特刊中发表了题为《让客户更满意,让生活更美好》的署名文章,现将全文刊载如下: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郭生臣
个人简介:
郭生臣,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高级经济师;1984年加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历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在中国金融保险行业拥有41年经营及管理的丰富经验。
让客户更满意 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保险报》的读者朋友:
你们好!很高兴通过书信与大家交流。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保险人,想从保险客户和消费者的角度,和大家谈一谈什么是保险,保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如何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风雨同行,保险就是爱与分担
对于不少人而言,保险就像熟悉的陌生人,相识而不一定熟知。在我看来,保险就是一种基于“大数法则”、蕴含“爱与分担”的事业。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保险首先是一种保障机制。保险来自风险,服务于风险,其最本质的内涵是一种风险保障和转移机制,最核心的功能是保障和补偿功能。当灾难或风险不期而遇降临时,保险可以扶危济困,救人于水火。
保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买车、看病等,首先想到的是保险;交通事故中,大家“不找政府,找保险”,不用“相互争吵”,而是“快速处理”。这些正是表明,保险已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
保险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面对三农、大病、食品安全等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保障风险,面对小微企业融资、“走出去战略”的保险需求,面对特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救助责任,保险能够发挥自身“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价值,稳定社会、助推经济。
——至爱至诚,保险一直在你身边
风险客观性,决定了保险重要性。我国农耕社会即有“耕三余一,未雨绸缪”的保险意识。近现代以来,商业保险引入国内,生根发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保险业孕育产生、壮大腾飞,保险规模已居全球前列。
经济越发展,保险越发达,和人们联系也就越紧密。从客户角度看,当代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已无所不在。无论是老百姓期盼的住房、就学、看病、养老等热点,还是日常出行的汽车、居住的房屋、使用的手机等,无一不与保险联系在一起。大到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小到每一次车辆剐蹭、碰撞,都有保险人的保驾护航和倾情守护。
列一组数据,也举一个例子。2010-2014年,仅人保财险一家公司,累计承担保险责任金额559.59万亿元,支付赔款5259.8亿元。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的员工,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雷云,在第一时间徒步从马尔康走到汶川,历时50多小时,并在那里建立起灾区援助站,实现灾难第一线赔付,为受到伤害的人们送去保险人的慰籍。
——紧紧携手,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实现保监会项俊波主席提出的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需要行业、企业、客户,紧紧携手,共同努力。
推动保险行业发展“由大到强”,让保险更多走进千家万户。在保监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行业核心价值理念,讲诚信、升品质、提服务,让更多客户感受到保险的专业、诚信、价值和关怀。
推动保险企业视角“由内而外”,实施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坚持“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服务客户”,切实推动实施“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让产品更丰富、条款更简单、理赔更便捷、服务更贴心,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推动保险客户选择“由被动到主动”,更加拥抱和享受保险。倡议广大客户,更多地知晓保险、更深地理解保险、更好地运用保险,通过选择成熟、专业保险服务,保障自身高品质生活;并通过对保险的不断体验、实践和建议,助推保险服务更加完善、成熟。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PICC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我将与公司广大员工一道,秉持“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神圣使命和“做人民满意的保险公司”的共同愿景,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您相伴相随,为您倾心守护!
郭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