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人保财险官网

“走近理赔员”特别报道之二:大考——灾后重建中中国人保人的故事

[2008.03.17]

大 考

灾后重建中中国人保人的故事

金融时报

 

如果没有恰当的机会,我们大多数人也许穷其一生都将默默无闻,无法让他人认知、感知,更别说感动、感慨了。

湖南郴州的熊耿,长沙的文涛;贵州贵阳的郭健,黔东南州的王声著、彭宏鑫、冯庭辉。。。。。。这样一些陌生的名字,同在人保旗下的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保险人,3月2日之前,我与他们素昧平生。之后,从贵州到湖南,从黔东南州到郴州,我开始接触他们、认识他们。给我们创造这“恰当机会”的是仅仅20多天前那场前所未有的冰雪灾害。他们告诉我,他们所遭遇的,或者说眼下仍然必须面对的经历,不但“前所未有”,而且完全“始料未及”。

在没有什么征兆、没有任何心理和精神准备的情况下,几乎是猝不及防,他们被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如果说这次数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是次空前而严峻的“大考”的话,那么,这些曾经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现在仍然在崇山峻岭中奔忙的一线保险员工自然首当其冲。

直到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说,“我们总算坚持下来了”。而这看似简单轻松的两个字“坚持”,其所蕴含的分量与厚度,我觉得用任何语言来表述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尽管在3月10日那天,保监会终止实施保险业抗灾救灾一级响应程序,但很显然,大考仍在继续。

在这一个多月里发生的这些普通保险人的故事,不经意间几乎撑起了一个行业崭新的荣耀与声誉。

 

到“第一现场”去

 

“铁塔自根部折弯倒地,A、B、C基脚主材弯曲变形,避雷线2根落地,未断,导线A、B相落地,断股严重,只剩钢芯C相导线落地。C相绝缘子串落地悬空A、B相绝缘子串落地,压在塔下”。

签名:公估人刘建平,被保险人麻斌,查勘员文涛。

——这是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营业部非车险查勘理赔员文涛1月26日序列号为27的“查勘记录”,地点是湘潭。要是平时,这也许仅仅是一些普通而枯燥的专业术语,不足为奇。但这一次,每一份查勘单,每一个字眼,每一张照片,都可能意味着保险人的巨大付出,意味着艰辛、危险、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

都说灾情就是命令。“必须赶在抢修之前查勘完毕”,营业部经理张晓萌说。对保险人来说,这是不容有其他选项的硬任务。

元月15日,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营业部第一次接到雪灾报案,湘潭境内的民鹤线和株洲境内的船星一线相继倒塔断线,文涛就下去查勘了。一直到3月5日上午,记者见到他时,他也是刚从查勘现场赶来。当时根本不会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经历怎样的磨难与考验。当元月20日后,有一次报案一下倒了14个电网塔,按规定,每个塔都必须到现场去,文涛和他的同事们才意识到问题的棘手与严峻。文涛说,当时也不知道这一出门就是十来天,什么都没带,十来天没换衣服,鞋子、衣服破了、烂了,手脚、脸划破了,都顾不上了。春节前那些天基本没吃过午饭,每上一次山,回来就下午四、五点钟了。渴了有时候吃冰凌,文涛笑称“电力公司有人检测过的,很纯,放心吃”。有一次住一镇招待所,文涛体会到从来没有过的冷,终于病倒了。营业部业务主管吴莉莎打电话想把他换下来,他说人手这么紧张,我还能坚持。还有一次文涛查勘路过老家,知道母亲病倒在床的他顺道去看望,仅停留了十来分钟。

文涛说后来就“有经验”了,车上放了好几双备用鞋,和衣服,和创可贴、饼干、矿泉水之类的东西。

平时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现在三、四个小时也到不了现场。少的时候一整天只能查勘3个塔,“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完成8个”。有时要找当地老乡带路上山,要不爬半天也上不去,“尽走冤枉路”。有一次好不容易爬山查勘完77号塔,下山后请人带路去查看下一个,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等他们终于上到山顶看有个倒塔,很兴奋,仔细一看,怎么还是77号?“那感觉近乎绝望”,文涛说。

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文涛说,因为到后来,实在太累了,开车都有幻觉。再撑下去,出啥事就难说了。有一次要过雪峰山,平时路就险,雪后更甚。开到半山腰,在同行者的强烈建议下,他们撤了下来。文说,这是实在没办法的事,说这话时遗憾的眼神令在座的我们无不动容。

这些日子,文涛与同伴几乎每天坚持工作10多个小时,转战10多个县区、200多个灾害现场。

吴莉莎说,高压网几乎都建在山顶上,而且大多在风口。灾情最严重时,在一些山高路险的危险地带,电力部门调来直升飞机查看电网塔毁损情况,然后向我们报案。我们的理陪员必须得想办法爬上山去。一纸查勘单也许意味着一个查勘员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与冒险。

人保财险贵州省锦屏县支公司理赔员彭宏鑫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细节:第一次进山查勘,还在山脚下时,陪同前往的电力公司同志掏出一架望远镜给他们,他们很纳闷,对方说,“这么大雪,在山下看看就行了,真的都要上去?”彭说,这位同志显然不了解我们保险人的“普查”的涵义。

“我们这地方进山一次,没当地人领路根本进不去,进去了也出不来。元月19日,第一天接到报案出发上山,雪已是铺天盖地,我赶紧打电话向公司求援:赶紧买棉鞋、衣服,要不没法干下去。”

后来彭干脆自己动手做钉鞋,因为当时市场上一副钉鞋已卖到30多块钱,彭说“实在太贵”。我问感觉如何,彭嘿嘿一笑说,“穿久了脚还真很痛”。

锦屏县支公司霍经理说,由于断电、倒塔,手机都没信号,他们是走到哪住到哪,有那么几天,我都无法联系上他们,提心吊胆的。黔东南州分公司经理孔雪梅也说,后来进到凯里市,他们提出唯一要求是,找地方洗个澡。他们已经半个多月没洗澡了。

从元月19日到2月25日,彭宏鑫和他所敬佩的老搭档王声著,只在大年初一和十五休息了两天。

 

查勘理赔一天也没有中断

 

3月5日晚,当我们见到人保湖南郴州理赔中心查勘员熊耿时,他刚输完液,手上还绑着纱布。上午在山上开始发烧,中午就去了医院。熊的解释是“输液好的快,明天就可以继续出发了”。熊最初的“出发”是在2月1日,那一天他被临时抽调到电网查勘一线,到3月5日,他只休息过两天。正因为有很多像熊耿这样不知疲倦的理赔员一直战斗在第一线,这期间尽管整个郴州停电13天,但人保的查勘理赔一天也没有中断过。也就在第一天,恶劣的天气就给了熊耿他们一个“下马威”。在查勘城槐线110千伏线时,有着20多年野外工作经验的郴州电业局线路管理所工人邱日雄师傅特意给熊耿准备了安全帽,熊觉得没必要,结果当冰块稀里哗啦往下砸时,熊险些“中招”。用邱师傅的话说是,惊魂未定的他乖乖地戴上了安全帽。邱还当着熊的上司抱怨说,你们保险公司的劳动强度也太大了,也不换个人。当时实在太危险,山上的雪有50公分,树都压倒了,根本没路,走着走着,嗖一声,人突然就不见了,掉雪坑里是常有的事。在山路上,邱除了告戒熊尽量靠着山里边开车外,都不敢多说话。“那时候可丝毫分心不得”。后来雪开始化了,路能看见了,但更大的麻烦又来了:泥泞不堪,全身上下都是泥,脚上开始发沉,更累了。

邱告诉我们说,危险之外,饿肚子是常事。好多天,几乎每天都在晚上八、九点后才能找到落脚的地方。有时找到农户家吃饭,很热情,给钱都不要。后来还是熊耿想出一个可以弥补“不好意思” 的办法:他们从城里买了好多蜡烛放在车上,随时送给农户,“算是给在黑暗中的这些淳朴的农民送去一丝光亮吧”,一脸娃娃相的熊耿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充满诗情画意的话。

熊说,幸亏有邱工,经验丰富,我们才挺了过来。最危险的一次,在武广高速铁路工地边的一座山上,路不到一米宽,脚一滑摔倒了,幸好抓住一棵小树,但眼镜掉了下去。“算是有惊无险”,腼腆的熊耿不忘幽默一下。

熊耿的上司、理赔中心主管告诉我们,灾情最重时,有一次,到晚上九点多我才联系上他们,我有些急了:“你们赶快给我撤回来,不要再看下去了”。对他来说,人命关天,部下的安全也是头等大事。

但到目前,熊耿他们已在查勘岗位上坚守了一个多月,除去开车,每天早出晚归、翻山越岭步行数十多公里,衣服挂烂了两身,走坏了四双鞋。他与邱日雄、广东安恒公估公司的范余峰、罗荣组成的查勘小组,共查勘了48条受损输电线路,受损铁塔(电杆)450多座。

后来我们还得知,长时间身处险境的熊耿还是初为人父,孩子过完春节也才半岁。

熊耿只是一个缩影。据湖南省分公司总经理贾庆忠介绍,这期间,全省系统围绕“通路、保电、安民”的要求,组织了3000多名人员,出动500多台查勘定损车,分为354个小组日夜奋战在冰雪灾害第一线。在灾害最严重的时候,省公司向7个灾情最重的市分公司派出了7个大灾理赔督导组。截至3月3日,全省系统已支付冰灾赔款9652.15万元,其中向全省电力行业预付赔款5375万元,支付车险赔款2934.65万元;能繁母猪保险已决赔款638.5万元,农房保险、意外险及其它保险赔款704万元。“我们力争在3月底前完成全部案件的查勘工作”,贾庆忠说。

 

险象环生

 

对彭宏鑫来说,遭遇惊险也同样乐观以对。有一次他和电网公司的李师傅顺着断了的电线往山上爬,根本没路。好不容易上去了,下山的路又找不着了。走着走着彭突然从李师傅眼前消失了,惊得大喊:你在哪?不小心摔倒,滚到八、九米开外的彭从覆盖着积雪的草丛中爬了出来,喊道:你也这样下来吧,很快的。彭笑着说“李师傅当时硬是不敢”。我们问他,这么危险的事跟领导说过吗?他答曰:“摔跤是正常的事,没得办法,没必要向领导报告”。

湖南分公司宣传主管吴明虎也有如下描述:有一次,吴明虎与分公司营业部的陈诚等三人查勘艾南线时,穿过山上一条电线时,吴眼见一大冰坨从电线上掉下来,直从小陈后脑勺边砸下去。吴一声大叫,吓得小陈抱着头一动都不敢动。吴笑称,好险!小陈可是新婚不久呀。

文涛也有类似“斜塔惊魂”经历。有的塔本来只有几吨,覆冰之后变成几十吨,有的已经倾斜着,仅靠一两根固定线拉撑,随时有可能会倒塌。那一次文涛只听见一阵声势巨大的风声夹杂着冰块撕裂的声音,仿佛一大片“冰凌弹”在他身后轰然炸响,直吓得他慌不择路地跳开。

而坐镇营业部总部的吴莉莎也一直处于“揪心”状态。7个查勘小组7台车天天在外,每天她都必须和每一个小组联系上,问他们在啥位置,就像一种战时状态,外出人员的安危令她寝食不安。

与此同时,在贵州,和彭宏鑫一样贵阳理赔中心非车险分部的郭健和黔东南地区的冯庭辉也在经历同样的考验。冯庭辉所在的组负责查勘青白线T支线。出发那天,汽车已派不上用场,只能靠双脚。从凯里市到万潮镇,大约20来公里路程,冯从来没有体会过竟是如此艰难!他们选择从排水沟走,但一不小心,仍会滑倒。一整天的摸爬滚打,脸、手、脚、屁股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当他们终于“爬行”到达目的地时,大家都傻了眼,40多基电杆断的断、斜的斜,电线就像一团乱麻,遍地都是,供电局的同志介绍说,27号杆,35KV铁塔从中部断了。冯从铁塔查勘起,一根线一根线地登记,一基杆一基杆地记录。到晚上8点,还要完成26到27号杆的查勘再走。天越来黑,借着满山积雪反射的雪光,大家弯腰、匍匐着小心前行。这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稍不留神就会坠下万丈深渊。快到山下,小冯却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了,受伤的他在大家搀扶下一步一拐地走着。

郭健在查勘鸭烽线500千伏超高压线发生跳闸事故时,经过整整4个小时的翻山越岭才跌跌撞撞地爬到山顶,为的就是能给后期理赔工作提供最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现场高大的电塔拦腰折断,随处可见断裂和垮塌的电线和钢筋支架,郭健穿梭于这些随时可能再次倒塌的钢筋支架间,拍下了许多珍贵的查勘照片。短短十几天,上千笔电力系统的报案资料由他一份份分类整理出来。作为出险最多、损失最严重的电网系统保险理赔联系人,郭健的电话那几天几乎让人打爆了,“频率不亚于95518热线”,郭健说。

 

“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

 

到黔东南州之前我们已听过有关锦屏支公司王声著事迹介绍,我们希望采访他,得到的答复是,他本人仍在山上查勘,而且离最近的锦屏县城也有好几十公里,有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他让同事转告我们,他“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由于见不到王声著,我们要求采访王的搭档彭宏鑫.刚从山下查勘现场赶到凯里的他,一身战时迷彩服装,满脸憨厚。我们了解些王声著的情况后,希望他谈谈自己的经历,他说我没什么好说的,做了应该做的事,那些电力工人才辛苦呢。要不还是说说王声著吧。

据他介绍,王原是支公司经理,后调整为综合部一名分管非车险业务的普通经理。职位的大起大落并没有改变他多年养成的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个性。彭说:有糖尿病的他,饱不得饿不得,这次能坚持下来,“简直是个奇迹”。我们每天爬山出汗,稍停下来就冻透,没赶上寨子的话,中午吃不到饭,王的身体居然能挺过来,彭啧啧称奇。彭说“我身体好没事”,作轻松憨厚之态。

王声著最初是从电视上了解到当地电力设施受损严重情况的。未及上级下令,他即在第一时间到电力公司去了解情况,发现一处50千伏和两处10KV线路损毁,他决定亲自去查勘。考虑到他患有不轻的糖尿病,恐有不测,领导本不想让他去。在他再三要求下,翌日,即2月1日,他便和电力公司的同志一起踏上了查勘启归线、启河线两条10KV受损线路。由于天气太恶劣,两条线他们竟然花了三天时间才查勘完成。当王声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时,爱人被他的惨状吓哭了。因为她知道,尽管丈夫出门常背的包里装满了药,但病一旦发作,在野外怎么治疗?第二天,当王声著上班向经理汇报工作时,没想到他爱人也跟着冲进了办公室,大喊“王声著不要命了,你们可要多关照他一点”。在场者无不感慨落泪。

而令长沙的吴莉莎感慨万千的是,人手紧张时,连在家搞电脑的技术人员也要求上“前线”。平时年轻人相处,免不了磕磕绊绊,大灾面前,却异常心齐,而且没一个叫苦的。尽管到现在没有人休过一个周末,大家没日没夜,但“至今没有一个员工向我提过加班奖金之类的问题”。

也许,这些保险人潜在的优秀特质在这非常时期得以淋漓尽致地被激发出来了。难怪当吴焰、王毅等中国人保高层领导在理赔一线视察时都会被这些普通员工的普通行为所深深感染。

 

团队力量的迸发

 

上下同心者胜。

我们每到一处,从省公司到分公司、支公司,领导者们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我们这些员工真的让我们很感动、也很自豪。

就像一个将领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士兵在战时状态的非凡表现一样,欣慰之情自是溢于言表。

人保财险贵州分公司总经理吕如庆就说,这次大灾对我们的队伍确实是个严峻考验,但结果是我“非常满意”。这样说吧,有时候我这个抗击灾害总指挥其实不用指挥,我的部下除了按制度向我报告情况外,该怎么做他们早就行动了。50多个工作组一直在一线忙活,所有基层员工根本不用号召,大家进入战时状态,很多人早把过春节的事忘了。

吕如庆说,农业占GDP20%的贵州省,156万头参保能繁母猪散落在全省1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好在我们有二、三百个农村保险网点在有序运转。有的地方因停电出不了单,我们员工自己垫钱给农民能繁母猪理赔。

在黔东南州三穗县,全县都因停电一片漆黑,唯独县保险公司那儿有些亮光,是我们支公司买了发电机维持系统运转,然后把多余的电供应给了周边的23户居民,为此县长亲自打电话致谢。

吕如庆特别提到,在这非常时期,大小报案铺天盖地,又这么集中,到目前居然没有一件投诉的,“当贵州保监局一位副局长把这信息告诉我时,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而在整个人保系统,也许还有更多的“难以置信”故事曾经或正在上演。因为在这次冰雪灾害中,人保财险在全国22个省(区、市)最高峰时共投入了3500多个理赔勘查小组、2万多名员工日夜奋战在冰天雪地的抗灾理赔第一线。自1月中旬以来,总公司先后派出11个工作组,前往灾区对重大案件和疑难案件进行现场查勘,指导分公司开展大灾理赔工作。此前,上至公司高层身先士卒,下至普通员工闻灾而动,积极应对,众志成城,使这场抢险救灾、抗灾理赔的攻坚战得以顺利推进,并彰显了良好的公司品牌和行业形象。截至3月14日,公司22个省级分公司已向灾区支付赔款(包括已决赔款和预付赔款)共13.8亿元。

创造这些难以置信的奇迹的背后,是非常时期一个卓越团队潜在力量的大迸发。而支撑这个团队的无疑是中国保险人一直以来宣示的永恒不变信念——“人民保险服务人民”。